9月11日,廣電計量與重慶理工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新開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測試與計量(廣電計量)教學改革實驗班”(簡稱:廣電計量教改班),打造校企協同育人新范式,為重慶市加速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高精化發展,積極貢獻人才和技術力量。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曉洪,黨委常務委員、副校長邱冬陽,廣電計量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明志茂,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吳乃林、黃英齡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
產教融合
共建產學研檢創新生態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交通強國建設綱領》中明確指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重慶正錨定世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目標,融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動產業向高精化、綠色化、國際化邁進。產業能級的跨越式增長,呼喚更多兼備扎實理論基礎和應用實踐經驗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
張曉洪致辭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曉洪致辭表示,此次重慶理工大學與廣電計量共建教改班,是雙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戰略選擇。重慶理工大學要充分發揮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方面的優勢,結合廣電計量在產業實踐、技術標準方面的豐富經驗,共同構建“產、檢、教”深度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專業工程能力和前沿產業視野的高素質應用研究型人才,為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明志茂致辭
廣電計量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明志茂致辭表示,廣電計量深耕汽車檢測二十余年,已發展成為支撐汽車產業發展的第三方專業技術力量。作為廣電計量教改班的企業建設方,廣電計量將充分發揮專業人才、技術平臺以及產業實踐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搭建人才培養“練兵場”、打造創新成果“孵化器”、做好產學研檢“融合劑”,與重慶理工大學聯合將廣電計量教改班打造成西南區域乃至全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新楷模,為國家汽車強國建設貢獻更大智慧和力量。
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賴晨光主持活動
戰略合作
樹立校企協同育人新楷模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策源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校企協同、產教融合是助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賦能的重要引擎。重慶理工大學是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學科建設,其車輛工程學院實力雄厚,建有國級新能源汽車現代產業學院、國級車輛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高能級科研平臺;廣電計量則在汽車計量檢測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產業實踐經驗,打造了覆蓋汽車芯片-零部件-材料-整車的全產業鏈高精技術服務平臺。
基于“優勢互補、協同育人”的共識,校企雙方從2024年廣電計量重慶公司與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的合作起步,逐步升級為重慶理工大學與廣電計量檢測集團層面的戰略攜手,在熱管理聯合實驗室建設、科研開發、標準制定、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等領域深化合作,最終推動此次廣電計量教改班高質量建設落地。
廣電計量教改班簽約儀式
廣電計量教改班突破傳統校企合作形式,創新性采用“5+3”分段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學生在前5個學期在重慶理工大學完成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及部分專業課程的學習,后3個學期在廣電計量企業場景中完成剩余課程和實踐學習。廣電計量將依托博士專家智庫以及積累的專業技術和工程實踐經驗,與重慶理工大學組建專業師資團隊,從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專業教學、企業實踐、人才評價等各環節,將企業實戰項目融入高校課堂,形成“理論學習-實操訓練-產業應用”的有效銜接,共同打造校企協同育人創新楷模,為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行業新創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計量檢測的“黃埔軍校”
廣電計量教改班獎學金設立儀式
廣電計量教改班作為行業新創性項目,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與計量檢測交叉領域,由廣電計量與重慶理工大學聯合編制行業示范性系列教材,課程設置涵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設計與測試評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測試與評價,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測試、分析與可靠性,汽車電子及飛行汽車電磁兼容測試等產業前沿方向,推動教育內容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提升人才培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此外,廣電計量設立專項獎學金,用于表彰廣電計量教改班學業優異的學生,鼓勵更多科研創新實踐,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
重慶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主任楊新樺作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介紹
廣電計量人力資源中心總監趙一靜作教改班宣講會及答疑
通過“產、檢、教”深度融合,廣電計量與重慶理工大學積極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共同探索“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推廣”的全鏈條協作創新,致力將廣電計量教改班打造成為現代新工業體系下計量檢測領域的“黃埔軍校”,不僅要為產業培育更多“懂理論、精實操、善創新”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更將持續為行業輸送能破解產業核心難題、帶領技術方向的中堅力量,激活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國家汽車強國建設貢獻更大智慧和力量。